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陈志东
“作为脱贫攻坚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我感到十分骄傲和自豪!”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当近距离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脱贫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时,坐在台下接受表彰的桂东县扶贫办主任陈志东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2015年12月,在全国上下吹响精准扶贫工作号角关键时期,陈志东临危受命为桂东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我几乎每天睡眠时间不到5小时,全部心思扑在了工作中。”回忆起过去的5年,陈志东脑海里浮现的是挑灯奋战的画面。
在成为一名扶贫一线的“战斗员”之前,陈志东一直在县水利局从事水利专业技术工作,从未有过基层工作经验。“刚到扶贫办时,简直是两眼一摸黑!”
面对完全陌生的工作领域,如何尽快熟悉业务,如何尽快进入角色?陈志东陷入了沉思,“除了加强学习,似乎没有捷径可走!”
为了尽快了解扶贫工作,她逐字逐句地学习了扶贫办连续三年的工作总结和相关扶贫规划,只要有不懂的,便向相关领导请教;
为了尽快领悟精准扶贫的内涵,她从网上买来《精准扶贫论述》放在床头,每天无论多晚回家,都要看上几页,熟记相关政策,并结合工作认真思考。
每天工作不少,陈志东没有时间学,便挤出时间学;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就多向领导和乡村干部请教;不了解老百姓的情况,就充分利用下乡的机会和群众多聊、多听、多感受。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三个月时间,陈志东已基本掌握精准扶贫的相关知识,并能在相关会议上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目标明确的陈志东坦言,在接下来的2016年,曾有过一段迷茫无助的时期。那时候,上级的扶贫政策还不是很完善,行业扶贫的概念还没有真正形成,一些相关工作也还没有明确要求,县、乡、村各级都在被动地接受上级检查、执行各项指示和落实文件精神。
他们几乎每天都在加班调度需要上报的材料、数据,有的时候,刚调度的工作还未汇总,新的指示又接踵而至;一项新的任务还未落实,上级的政策又进行了调整,工作经常是做到一半又推倒重来。
“为什么行业部门的数据和乡镇的数据每次都会不一样?为什么我们的工作这么累却没什么成效?除了上级的相关政策要求还需完善以外,我们的工作还缺少了什么?”当时的陈志东反复思考,该如何解决这种状况。
很快,2016年下半年,在县领导的指示下,陈志东和大家一起开始对扶贫工作进行分类,最后分成保障类、生产类、安居类“三大类”来进行调度,并在调度部门数据的同时,调度台账返到乡村建档,当年11月,桂东县已在全市率先做到扶贫工作统一调度,实现资料台账统一数据、统一标准、统一要求。
这项机制的形成,不仅提升了全县脱贫攻坚基础工作的系统性、有效性和精准性,更重要的是压实了行业部门的责任,在全县范围内初步形成了大扶贫的工作格局,真正做到了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向消除贫困发起总攻。
爬坡过坎的路上,需要的是毅力和坚持。2017年初,桂东率先提出脱贫摘帽并得到省市支持。作为全市基础最差、贫困程度最深的县,面对县内县外的巨大压力,桂东县委县政府一班人带领全县干部职工,铆足了干劲决胜脱贫摘帽。
作为全县扶贫工作的“指挥部”,扶贫办每天晚上灯火通明,陈志东每天的休息时间不超过5个小时,全县上下每天忙的都是扶贫,讨论的也都是扶贫。通过半年时间的整改,贫困人口数据更加精准了,各项政策更加清晰了,相关行业部门、乡镇、社会人士都动起来了。
努力的付出终究会有回报。通过全县上下一以贯之的努力,桂东县在2017年底通过了省市考核评估和国家考核,2018年6月下旬,顺利通过了国家评估。同年8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同意桂东县2017年脱贫摘帽。
脱贫攻坚路上,陈志东说付出的心血不少,但收获与感动同在。
2016年底的一天,正在下乡的陈志东接到办公室电话,说大塘镇一位老人家提着一小袋红薯干,在办公室门口等了半个多小时了,无论如何也劝不走,一定要当面感谢她。
细想后,陈志东才想起,3个多月前,老人家拿着孙子的扶贫手册找到她,说孙子的父母不在了,她现在年纪也大了,再没办法挣钱供孙子读书,希望她能帮忙让孙子继续有个上学的机会,说着说着眼泪就下来了。
陈志东安抚好老人家后,向她解释了教育扶贫的相关政策,并拨通了帮扶责任人的电话,请他帮助老人家跟踪落实相关政策,最后解决了老人的后顾之忧。
面对电话那头的老人家,陈志东赶紧解释:我们精准扶贫就是要不让一个孩子因为贫困失学辍学,这是党的政策好,落实政策是我们应该做的。“老人家回去了,但我却被感动了!第一次深感我们的工作竟如此重要!”这一刻,陈志东更加明白了扶贫人的真正使命:确保扶贫路上不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不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我只是做了在这个岗位该做的事情,没有想到却获得了这么高的荣誉。”面对沉甸甸的荣誉,陈志东表示,这个荣誉不仅是给她个人的,更是给所有战斗在脱贫一线的党员干部的。“我一定倍加珍惜这份荣誉,把党中央和总书记的关怀激励转化为强大的动力,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